李登辉7月9日抛出“两国论”一个多月来,激起强烈义愤的海内外中华儿女,同声谴责民族败类的分裂行径;表示高度关注的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,纷纷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;李登辉及其极少数追随者面对重重压力,既冥顽不化又恣意狡辩。自7月30日、8月1日台湾当局接连推出贯彻李登辉意旨的所谓“辜董事长谈话稿”、“陆委会说帖”后,直到现在的8月下旬李登辉本人及其追随者还不断发话,继续以辩解的方式进一步鼓吹“两国论”。在其各种诡辩中突出的一点,即极力辩称“两国论”不是“改变政策”。然而,世人普遍认为,“两国论”从根本上否定举世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,是分裂中国的政治“豪赌”;李登辉的分裂行径由来已久,“两国论”则更迈出了危险的一步。李登辉“原形毕露”,任何狡辩只能“欲盖弥彰”。
如果说李登辉抛出“两国论”是分裂中国的最后“豪赌”,那么其赌徒心理在此之前即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。
李登辉上台之初,羽翼未丰未敢造次,还常常故作姿态。在刚继任后的首次记者会上,李“郑重”表白,“只有一个中国的政策,而没有两个中国的政策”,后又信誓旦旦表示“一个中国为最高原则”。但是,随着权位日渐稳固,李登辉的态度开始一步步改变。1990年5月,李登辉表示,两岸的“现实”是“一个中国,两个政府”;1991年2月,李登辉主导制订的所谓“国统纲领”正式写上两岸“互不否认对方为政治实体”,进而刻意将政治实体界定为“互不隶属的”、“对等的”;1992年8月,台湾“国统会”就“一个中国”的涵义发表声明,提出“中国处于暂时之分裂状态,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”,即“两岸分裂分治”;1993年2月,李登辉当着以“台独”为党纲的民进党人士申言,他“始终没有讲过一个中国”,而“主张中华民国在台湾”,后又有意翻过来讲“在台湾的中华民国”;1993年11月,台湾当局的“经济部长”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,声称“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互不隶属的主权国家,台北是以‘一个中国’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”;1994年3月,李登辉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谈话,说什么“中国这个词是含糊不清的”,并强调“最基本的想法”为“台湾必须是台湾人的东西”;1994年4月,李又当着民进党人士宣称,“现在没有一个中国的问题”,“两岸现是分裂的国家”;1994年7月,台湾当局发表《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》,要求“充分体认”两岸“在国际间为并存之两个国际法人的事实”;1995年6月,李登辉访美前后大讲“一个中华民国在台湾,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”;1997年2月,台湾当局在《透视“一个中国”的说帖》中提出“一个分治的中国”;1999年5月李登辉出书《台湾的主张》,妄称要将中国大卸七块。至此,李登辉及台湾当局的种种谬论,实质都是分裂祖国,表面又都若明若暗留有些许伪装。然而,就在“中国七块论”推出后仅仅50天,李又抛出“两国论”,终于完全撕下所有遮羞布,赤裸裸地亮出了“两个中国”。由此,人们也终于完全看清李登辉的本来面目,即“两国论”之前的种种说词,实际早已包藏“两国论”的祸心;而“两国论”的和盘托出,则沿着李登辉的分裂路线,最终完成了对“一个中国”的根本否定,即对“一个中国”从虚化、淡化到“不简单地讲”,从“少谈”、“避谈”到“尽早忘记”,直至“告别”、“跳脱”。李登辉蓄意分裂中国的图谋原形毕露。
李登辉在台主政十一年,为最终实现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本否定,实际已从各方面做了大量准备。
在台湾岛内,他借所谓“宪政改革”,对台湾政治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造,4次“修宪”、强行“冻省”、排除异己、放纵“台独”;他肆意散布大陆武力攻台危言,蛊惑人心、制造紧张,公开扬言“整军备战”,叫嚣提升“制空、制海、反登陆的作战实力”;他要求“以台湾为主体”改造台湾的文化教育,割断祖国大陆与台湾的源流关系,歪曲历史、误导民众,鼓吹“台湾生命共同体”,宣扬“新台湾人主义”。
在两岸关系上,他一直坚持两岸“分裂、分治”,“对等”、对抗,拒绝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,拒绝实现两岸直接“三通”;他近年来又针对两岸经贸实行“戒急用忍”,针对台湾民众往来两岸进行“政治侦防”,针对台湾青年求学大陆而冻结承认大陆学历,等等。
在对外关系方面,他不惜台湾的民脂民膏“金钱开道”,拉拢穷国、小国以增加“邦交”数量,利用国际焦点、热点施放“银弹”以浑水摸鱼,讨好美国、日本以“挟洋自重”,鼓噪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甚至图谋制造“双重承认”以谋求“独立主权地位”;他采购外国武器装备耗资居全球之冠,鼓励美、日将其防卫合作的范围扩大到台湾海峡,要求美国将台湾纳入“战区导弹防御系统”,为求取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而迎合其分化中国的需要。
凡此种种,一句话,“两国论”抛出之前,李登辉已致力从各方面垒筑与祖国分裂并抗衡的基础;“两国论”抛出后,台湾当局有些人呼应“台独”分子要将“两国论”列入“修宪”、推向国际,进而试图从法理上确定“两个中国”。
李登辉的“两国论”提出当日,正值民进党正式提名陈水扁参选下届“总统”,民进党人士表示,这是对“阿扁的一份贺礼”,应发给李登辉一张放大的民进党党证以资“勉励”。陈水扁提出,“两国论”与其“理念一致”,希望李登辉能将“两国论”纳入李再版的《台湾的主张》,并尽快修改“宪法”和《国统纲领》,以便“对外一致”。李登辉的“两国论”倒行逆施,博得了“台独”势力的叫好和呼应。
实际上,李登辉本来就与“台独”势力心心相印。他早年即和许多“台独”分子关系暧昧,还是“台湾基督教长老会”这一“台独”组织的虔诚信徒,上台后即处心积虑为“台独”开放“绿灯”。他授意召开所谓“国是会议”,特赦在押“台独”分子出狱,特邀海外“台独”头目返台,致使昔日的阶下囚、通缉犯顿时变成“贤人”、“谋士”。他主持修改制约“台独”的相关法规,使“台独”主张和“台独”活动合法化,为海外“台独”组织和“台独”分子“还乡”清道开路。他组织召开所谓“国发会议”,在展开“务实外交”、定位两岸关系、改造台湾政治体制等方面,与“台独”势力达成诸多共识。他通过手中的权力,以“宪政改革”为名,逐步接过并实施“台独”理念。如“台独”分子所先后提出的台湾是“独立政治实体”、两岸“分裂、分治”、“台湾命运共同体”、“台湾人选台湾总统”、在国际上“争取台湾是一个政治单位”、台湾“申请加入联合国”、“中国是中国,台湾是台湾”以及台湾“新兴民族”、“新兴国家”等等,李登辉几乎全单照收、照办,并且做到了“台独”分子想做而做不到的事。李登辉这次抛出“两国论”,实际与陈水扁主张的“两岸一边一国”同出一辙,同气相求。不同的是,现在台上李登辉较之台下陈水扁的叫喊,能量更大、影响更大,破坏性也更大,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斥责。
历史记录在案,现实有目共睹。李登辉及其极少数追随者不用再抵赖、狡辩了。对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来说,对于全中国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来说,“两国论”是地地道道的“祸国殃民”,罪责难逃。若已临悬崖而不勒马,利令智昏一意孤行,一心想“青史留名”的李登辉,势将在石敬瑭、汪精卫等一丘之貉后面留下自己的大名。
(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)